清儒對鄭玄注《孝包養網推薦經》的辯護
作者:吳仰湘
來源:《中國哲學史》2017年第3期
時間: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正月初八日丙戌
耶穌2018年2月23日包養網dcard
內容撮要:《孝經鄭注》作者問題是中國經學史上一樁公案。鄭玄自言注《孝經》,但自陸澄首發難端,陸德明、孔穎達等續加疑辭,劉知幾再設“十二驗”斷言《孝經》非鄭玄所注,王應麟繼稱鄭小同注《孝經》。清代漢學復興,《孝經鄭注》作者之爭絕後劇烈,陳鳣、袁鈞、嚴可均、錢侗、侯康、鄭珍、潘任、曾樸、皮錫瑞、曹元弼等前后踵繼,通過考察證驗,尋出《孝經注》必屬鄭玄的種種內證,同時針對劉知幾“十二驗”一包養sd一辯駁,又對“鄭小同注《孝經》”說予以否認,力翻陳案。這一典範的案例,具體展現出清代漢學持續發展的歷程與后出轉勝的成績。
關鍵詞:《孝經鄭注》/鄭玄/清代漢學/經學公案
標題注釋: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嚴重項目“皮錫瑞《經學通論》注釋與研討”(15ZDB010)的階段性結果。
鄭玄遍注群經,尤重《孝經》,在《六藝論》中將《孝經》視為六藝最基礎,自稱“玄又為之注”。①東晉以來,歷南北朝以迄唐初,國學均立有《孝經》鄭氏博士。但是,后世對鄭玄注《孝經》屢生疑竇。最先是南齊陸澄“疑《孝經》非鄭所注”,陸德明隨之增疑,謂《孝經注》“與康成注五經分歧,未詳長短”②。至唐代,情況愈甚。《隋書·經籍志》雖著錄《孝經鄭注》,卻明言有疑。孔穎達疏解《禮記·王制》時包養管道摘引《孝經注》,卻加上案語:“《孝經》之注,多與鄭義乖違,儒者疑非鄭注,今所不取。”③唐玄宗曾令群儒詳定《孝經》鄭《注》與孔《傳》長短,劉知幾奏上“十二驗”,宣稱“《孝經》非玄所注”,提議“行孔廢鄭”。④后來唐玄宗自作《孝經》新注頒行于世,鄭、孔兩家漸廢。南宋王應麟并疑孔、鄭,提出“鄭小同注《孝經》”新說⑤,使問題更為糾紛。
清代漢學復興,鄭學如火如荼,此中鄭玄能否注《孝經》,一向是學界熱點。一方面,清儒在搜輯《孝經鄭注》、收拾《孝經注疏》或撰作《孝經》新疏時,一定要考辨《孝經鄭注》作者,或力主鄭玄作,或斷為鄭小同作,持論截然相反;另一方面,諸家《后漢書》中,唯范曄明載鄭玄注有《孝經》,清人無論考述鄭玄事跡,還是考證范曄記載,年夜多斷斷相爭。侯康、姚振宗、曾樸等為《后漢書》補作《藝文志》,則包養甜心參稽眾說,答解疑難,將《孝經鄭注》歸于鄭玄名下。總之,清儒或沿甜心花園襲舊說,或力駁後人,或別出新論,爭辯絕後劇烈。被譽為乾嘉考據學年夜師的王鳴盛,既確信鄭玄注《孝經》,又贊成“康成胤孫作《孝經注》”,⑥最能見出《孝經鄭注》作者問題糾紛難解。
《孝經鄭注》作者之爭延續千年,異議紛紜,堪稱中國經學史上一樁公案,足與偽《古文尚書》案相提并論。學界對清代有關偽《古文尚書》案的考辨很是關注,可是迄今未對清人考辨《孝經鄭注》作者問題的成績作專門評析。本文僅就清儒對鄭玄注《孝經》的辯護作集中探討,藉以一窺清代漢學的歷史進程。
一、內證:清儒對鄭玄注《孝經》的正面辯護
歷來的懷疑論者,均指《孝經鄭注》與鄭玄他經注風格分歧,或持論相異。如陸澄說“觀其用辭,不與注書相類”,陸德明說“檢《孝經注》,與康成注五經包養留言板分歧”包養意思,《隋志》說《孝經注》“立義與玄所注余書分歧”,⑦孔穎達說《孝經注》“多與鄭義乖違”,持論如出一轍。《孝經注》中俯拾皆是的今文家說,更與鄭玄《三禮注》、《毛詩箋》多從古文說牴觸。諸儒由此懷疑、否認鄭玄注《孝經》,雖未經指實,卻似有理致,兩宋以來學者采信其說,甚至加以補證,如王應麟說:“《孝經》鄭氏注,陸德明云與康成注五經分歧。今按:康成有六天之說,而《孝經注》云‘天主,天之別名’,故陸澄謂不與注書相類。”(《困學紀聞》卷七,第18頁)清代迮鶴壽還從《孝經注》中拈出十數條,稱“以上諸條義皆醇正,然比諸《詩箋》、《禮注》之典雅古奧,相往遠矣”。⑧但是,堅信鄭玄注《孝經》的清儒相繼而起,深刻探討鄭玄經學,特別是多方發掘《孝經注》,覓到各種證據,答解陸澄、王應麟等疑難。
陳鳣直駁陸澄說:“夫鄭注《三禮》與箋《詩》互有異同,何在此注之必類于群經乎?”⑨從《三禮注》與《毛詩箋》有異,推論《孝經注》不用與鄭玄各經注雷同。袁鈞就陸德明之論,提出“陸氏疑《孝經注》與康成注五經分歧,細案之,實未見其分歧也”⑩,認為《孝經注》與鄭玄各經注有雷同者,惜未列舉實證。嚴可均則兼釋二陸之疑,認為“鄭氏注書百余萬言,非朝夕可就,先后不類,非所致疑。即如五經注,亦或不類”,根據《禮記正義》引《鄭志》自言注《禮》、箋《詩》前后參差,不及追改,指出包養合約“辭不相類,《詩》、《禮》多有之,何止《孝經》”,證明鄭玄各經注“先后不類”,勝過陳鱧空洞立論。他同時提出“能否鄭注,今宜詳考,而注中故實,類不類,同分歧,亦宜詳考”,就《卿年夜夫章》“法服”鄭注與鄭玄他經注服章相異,解釋說:“年夜較鄭學積累而成,由疏而漸密。注《孝經》在注《禮記》、注《周禮》之先,用其初定之說,粗舉年夜綱,后雖累更其前說,猶以《孝經注》小異年夜同,不復追改。陸澄謂不與注書相類,試問皇帝服日月星斗,非鄭,誰為此語者?不用致疑。”(11)用鄭玄注經先后變化,盡釋“不相類”之疑難。在《圣治章》鄭注“天主者,天之別名也”句下,他又考釋說:
鄭以“天主”為“天之別名也”者,謂五方天帝別名天主,非即昊天天主也。《周官·典瑞》“以祀天、旅天主”,明天主與天有差等。故鄭注《禮包養網ppt記·年夜傳》引“《孝經》云‘郊祀后稷以配天’,配靈威仰也;‘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天主’,泛配五帝也”,又注《月令·孟春》云:“天主,太微之帝也。”《月令》正義引《年齡緯》:“紫微宮為年夜帝,太微宮為天庭,中有五帝座。”五帝,五精之女大生包養俱樂部帝。合五帝與天,為六天。自從王肅難鄭謂“天一罷了,何得有六”,后儒依違不定。然明皇注此“配天主”云“五方天主”,猶承用鄭義,不克不及改易也。(12)
指出“五方天帝別名天主”(即《典瑞》之天主、《月令》注之太微五帝),還有“昊天天主”,五帝與天合為六天,證明鄭玄“六天”說有典有據。嚴可均引《禮記注》解說《孝經注》,提醒鄭玄各經注間內在分歧,實是從鄭玄各經注相合、雷同,否認陸澄等“不相類”之說。可見,從陳鱧、袁鈞開始釋疑解難,到嚴可均提出“類不類,同分歧”,指明了考辨《孝經鄭注》作者問題的標的目的。晚清學者繼之而起,從求同、釋異兩方面尋獲到更多、更強的證據。
侯康專就王應麟的例證作辨析,提出:“王伯厚以‘天主,天之別名’一語,謂與‘六天’之說不符,考《禮·年夜傳》注云:‘《孝經》曰“郊祀后稷以配天”,配靈威仰也;“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天主”,泛配五帝也。’然則天主者,五帝之總稱,天即五帝中之一帝,郊祀之天非圜丘之天。故云‘天主,天之別名’,與鄭生平主旨不背,此說亦缺乏疑也。”發現鄭玄在《年夜傳》注中,將《孝經》之“天”指明為靈威仰,將“天主”指明為五帝,而靈威仰恰是五帝之一,“天主”既是五帝總稱,自可代稱五帝之一的“天”(靈威仰),可見《孝經注》與鄭玄《年夜傳》注恰相呼應,并不牴觸。侯康通過尋求《孝經注》與鄭玄《禮記注》之同來反駁王應麟,要言不繁,簡截無力,惜未深究《孝經注》與鄭玄他經注之異,僅說“至謂與鄭他經注不類,今不盡可考,然康成箋《詩》分歧注《禮》,《鄭志》諸說每異群經,博雅通儒固宜有是,亦無可疑也”,(13)這種“今不盡可考”的缺憾,后經潘任、皮錫瑞等盡力,得以彌補。
對《孝經鄭注》與鄭玄各經注的關系,潘任不太滿意嚴可均僅明其異,轉而廣求其同。他通過比對,發現《皇帝章》“兆平易近賴之”注與《禮記·內則》注全同,《圣治章》“郊祀后稷以配天”注與《禮記·包養女人祭法》長期包養注合,《卿年夜夫章》“守其宗廟”注與《詩·清廟》箋、《禮記·祭法》注合,《孝治章》“得萬國之歡心”注與《禮記·王制》注合,“是皆與《禮注》相合者”。他又將《開宗明義章》、《卿年夜夫章》、《諸侯章》、《三才章》、《孝治章》、《感應章》所引《詩》句鄭注與《詩箋》對照,發現“《孝經》引《詩》鄭注多與《詩箋》合”。他還根據鄭玄自述“遭黨錮,逃難注《禮》”,提出:“是言逃難,即序所謂避難南城山,可知避難南城山乃注《禮》之時。注《禮》之暇,乃注《孝經》,故序云‘余暇述夫子之志而注《孝經》’,否則,則‘余暇’二字為贅辭矣。鄭君注《孝經》在注《禮》之暇,故注‘郊祀后稷’與《祭法》注合,注‘朝聘’之文與《王制》注合。又《祭法》注引《孝經》曰‘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天主’,下即引《月令》曰‘其帝包養行情太皞,其神句芒’如此,是以《月令》之文釋《孝經》之‘天主’,而《孝經注》但云‘天主,天之別名’,即謂五帝之別名也。鄭君于《祭法》詳之,故于《孝經注》從其略耳。”(14)潘任不僅以充足的事實證明《孝經注》與鄭玄《三禮注》、《詩箋》相合,並且提出鄭玄“注《孝經》在注《禮》之暇”,兩經注文存在詳略互見的關系,足證《孝經注》必為鄭玄作,“佐證翔實,辨解詳明,非徒逞口舌之比也”。(15)
曾樸針對王應麟之論,對“天主,天之別名”重作考釋。他綜括鄭玄各經注,指出“鄭所謂六天者,即北極耀魄寶及五色帝靈威仰等是也。鄭注諸經,粗略以帝嚳、后稷、文王分派六天。以帝嚳配北極耀魄寶,即冬至祀于圜丘者也。以后稷配感生帝靈威仰,即正歲正月祀于南郊者也。以文王泛配五帝,即以四時祀四郊者也。凡經稱皇天者,耀魄寶也;單稱天者,靈威仰也;稱天主者,泛言五帝也”,揭明“鄭之主旨這般”,再推而廣之,發現“其注《周禮·天官·司裘》、《春官·大批伯》《年夜司樂》《小宗伯》《典瑞》、《秋官·職金》、《禮記·月令》《王制》《禮器》《雜記》《年夜傳》包養網VIP《祭法》、《尚書·君奭》,均本此意,略無歧說”,證明《孝經注》對“天主”與“天”的解說與鄭玄“諸經注正合”。他進而征引群籍,根究“別名”二字古義,指出:“漢人之所為別名者,皆作別出解,非如俗解之所云一名、別名也。……是鄭意正以天主之中有靈威仰等五帝,雖不過于天,而別出于天,故下‘別名’二字分出之,猶言‘天主者,天之分別名也’。”他用歸納法推尋“別名”的本義與引伸義,強調“鄭君漢人,故猶從本義。是則此注‘別名’之說,正與六天合,王氏之言缺乏疑矣”,不僅佐證《孝經注》與鄭玄群經注所說“六天”正合,並且揭出王氏致誤的本源“乃由王氏不知‘別名’二字之古解,而以俗說解之也”。曾樸還就陸澄的疑難“不單謂解說之分歧,蓋兼文法而言”,分別舉證反駁,一是《孝經注》與鄭玄《論語注》、《毛詩箋》“詞旨雷同,顯出一手”,二是《孝經注》與鄭玄《禮記注》相互徵引,“一人所注,故相合這般”,三是鄭玄注《周禮》、《禮記》“皆據《孝經緯》為說”,《孝經注》“年夜半據《孝經緯》,與鄭生平注書之旨亦合”:“由是言之,《孝經鄭注》與諸經注幾無一分歧,則陸澄之所謂不相類者,后儒可無疑矣。”(16)
皮錫瑞無論求同還是釋異,均能直探本源。他就嚴可均解《孝經注》服章之掉,提出鄭玄“各注雖有詳略之異,并無觸礙之處”,(17)強調《孝經注》與鄭玄他經注并不牴觸,特別指出:“鄭君深于禮學,注《易》、箋《詩》,必引禮為證。其注《孝經》,亦援古禮。”依據鄭玄以禮注經的風格,指明《孝經注》多引古禮,與《易注》、《詩箋》等完整分歧,從根源上找到了證據。他在《孝經鄭注疏》中不畏繁難,“于鄭注引典禮者為之疏浚證明,于包養俱樂部諸家駁難鄭義者為之解釋疑滯”,徵引鄭玄《三禮注》、《尚書注》、《尚書年夜傳注》、《毛詩箋》等,附以孔、賈之疏,以《孝經注》與之雷同、相合或附近,證明《孝經注》必出鄭玄之手。他還根據鄭玄先治今文、后治古文的學術經歷,解釋《孝經注》與鄭玄他經注一主今文、一主古文的歧異,答解後人疑難:“鄭君注《孝經》最早,其解社稷、明堂年夜典禮,皆引《孝經緯·援神契》《鉤命決》文。鄭所據《孝經》本今文,其注一用今文家說;后注《禮》、箋《詩》,參用古文。陸彥淵、陸元朗、孔沖遠不考今、古文異同,遂疑乖違,非鄭所著。”(18)疏證《孝經》各處鄭注時,皮錫瑞幾回再三指明鄭玄所采今文經傳、所用今文經說,或指出鄭解同于今文某說,指斥前儒不克不及分曉鄭玄注經先后相異之故,乃至妄疑《孝經鄭注》。如《孝治章》鄭注“古者諸侯歲遣年夜夫聘問皇帝無恙,皇帝待之以禮,此不遺小國之臣者也”,與鄭玄《王制》注兩歧,孔穎達無法疏浚,悍然棄置,皮錫瑞疏證時先引《公羊傳》桓元年“諸侯時朝乎皇帝”及何注、徐疏,指出何休所引《孝經》古說同于鄭說,證明鄭注屬于今文,再引《王制》經文及鄭注、孔疏加以剖析,然后評判說:“鄭君先治今文,后治古文。注《孝經》在先,用今文說,與《公羊》、《王制》相合,自可托據。注《禮》在后,惑于古文異說……鄭義當以《孝經注》為定論,不用從《禮記注》。鄭注《禮》、箋《詩》,前后違異甚多。孔疏執《禮注》疑《孝經注》,真一孔之見矣。”(19)一旦了了鄭玄注經先今后古,即可明白《孝經注》與鄭玄暮年各經注歧互的本源,對《孝經鄭注》的疑慮自可煙消云散。
總之,二陸、王應麟等提出《孝經注》與鄭玄他經注風格分歧、持論有異,是從《孝經注》自己人手發難,對鄭玄能否注《孝經》構成致命威脅。對此,陳鱧、袁鈞、嚴可均、侯康、潘任、曾樸、皮錫瑞等相繼奮興,通過求同、釋異的考察證驗,深刻探討《孝經注》與鄭玄各經注的異同,尋出《孝經注》必屬鄭玄的種種內證,“使千百年之蒙蔽,一朝盡發其晦,真鄭氏之元勳也”。(20)不意平易近國年間蔡汝堃作《孝經通考》,竟對清儒考辨成績置如罔聞,仍引二陸之說辭、王氏之例證,老調重談,“檢所謂《孝經鄭注》,實與鄭注五經分歧”(21),全然不顧清儒早已駁正二陸之說,顛覆王氏之證。當代學者陳鐵凡承清儒之緒,在《孝經學源流》辟專節“鄭解《孝經》與箋《詩》、注《禮》相類舉證”,又據《孝經注》敦煌寫本,與鄭玄《易注》、《書注》、《詩箋》、《三禮注》、《論語注》對勘核校,舉出十六例,發現“鄭注《孝經》與注他書相類者殆十之七八”,由此“以鄭證鄭,俾釋群疑”,斷言《孝經注》“實與鄭注他書合適,其為康成自著無疑。陸澄妄詆,后儒訾嗷,俱不用論”,使《孝經鄭注》的歷史疑案得以定讞。(22)
二、外證:清儒對劉知幾“十二驗”的反駁
後人懷疑《孝經鄭注》的另一年夜來由,是認為東晉以前官私記載未明言鄭玄注《孝經》。如陸澄說“案玄《自序》所注眾書,亦無《孝經》”,陸德明說“案《鄭志》及《中經簿》無”(23),以鄭玄自己、鄭門門生均不言及,《晉中經簿》無明確著錄,試圖否認鄭玄注《孝經》。劉知幾兼取二陸之議,增加各種新說,力論“《孝經》非玄所注,其驗十有二條”,(2包養軟體4)議廢《孝經鄭注》,司馬貞等包養合約反駁,朝廷也未依從,但宋代官修《唐會要》、《冊府元龜》、《文苑英華》、《孝經注疏》以及王應麟《玉海》等紛紛采錄其說,后世深受影響,鄭珍是以痛言:“劉議頗多信者,此《注》遂不為康成書矣。”(25)清儒在為鄭玄《孝經注》辯護時,相繼對二陸之說尤其劉氏十二驗作了辯駁。
嚴可均指斥陸澄之說“尤為偏據”,因《六藝論》明言注《孝經》,又有《孝經鄭氏序》傳世,可證鄭玄《自序》遺漏《孝經注》。他進而提出:“《自序》注《易》時作,稍系暮年所注《書》、《詩》、《論語》,前乎此者置不登載,未可據為《孝經》非鄭注之證也。”“《自序》無者甚多,豈得《易》、《書》、《詩》、《禮》、《論語》外,皆疑依托?”以鄭玄《自序》本不記載後期著作,對其遺漏《孝經注》作了公道解釋,強調“《孝經》為鄭注,不用問《自序》有無”。(26)袁鈞則在《孝經注》輯本序中考辨說:“萬歲通天初,史承節為《鄭君碑》,具載鄭所注解,仍有《孝經》,孔、賈諸疏亦并援用,是當時從鄭《注》者眾也。宋均《孝經緯注》引《六藝論》敘《孝經》云‘玄又為之注’,是鄭已自言,可托。吾鄉黃文潔謂《孝經》鄭康成注主今文,是京口刻本文潔猶及見之,今斷句流傳恰是今文,又可托也。”用鄭玄自言作注和唐人采信、宋人目見,證明《孝經注》可托。他還特別指出:“《禮·郊特牲》疏引肅難鄭云:‘《月令》“命平易近社”,鄭注云:“社,后土也。”《孝經注》云:“后稷,土也。句龍為后土。”鄭既云“社,后土”,則句龍也,是鄭自相違反。’甚矣,昺之疏也。”(27)尋出《禮記正義》引王肅難鄭言及《孝經注》,堪稱一年夜發現,后人紛紛采用,對劉氏驗十一給予致命一擊。
針對劉知幾的十二驗,清儒更紛起反駁,屢加辨析。經初步統計,情況如下:
可見,鄭珍、皮錫瑞、曹元弼對劉知幾作了周全批駁,錢侗、侯康、潘任反駁也很集中。從各家批駁的內容與力度看,以錢、潘、曾、皮四人最為凸起。
錢侗認為宋均《孝經緯注》所引“玄又為之注”、《年齡緯注》所引“為《年齡》《孝經》略說”,以及《年夜唐新語》所引《孝經鄭氏序》,“皆當日作《注》之證”,繼而剖析說:“鄭注《年齡》未成,遇服虔,盡以所注與之,《世說新語》實志其事,而云鄭無《年齡注》,非也。《鄭志》一書多為后人羼雜,隋唐所行已非底本,所記容有脫漏。趙商撰鄭碑銘具載諸注、箋亦不言注《孝經》者,猶《后漢書》本傳敘所注《周易》、《尚書》、《毛詩》、《儀禮》、《禮記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孝經》諸書,而唐史承節碑乃多《周官》而無《論語》,俱載筆者偶爾之疏,豈得據墓碑、史傳,并謂鄭無包養app《周官》《論語注》乎?”(28)錢侗從劉知幾驗七、驗八和《世說新語》中找出力證,又以原書脫漏、記載疏掉解釋《鄭志》諸書、各種碑銘何故不載鄭注《孝經》,言之成理,后來各家紛起仿效或徵引。潘任承嚴可均之緒,“就嚴氏所未及以廣證之,又得其十五證”,辨論《孝經注》出自鄭玄,對劉知幾疑包養價格難予以圓滿解答。此中關于《晉中經簿》著錄《孝經鄭氏解》而不明言鄭氏名玄,他辨析說:“考《釋文》于《毛詩》、《三禮》皆稱鄭氏,賈公彥《周禮》《儀禮疏》,孔穎達《禮記正義》、《毛詩正義》,皆稱鄭氏而不名玄,可知諸經中專稱鄭氏者甚多,亦缺乏致疑。”(29)舉出中國現代學術基礎史實,對劉氏驗五可謂釜底抽薪。曾樸鑒于“劉知幾之十二驗,國朝錢侗、嚴可均等駁之甚詳,惟第十一、十二兩驗無駁”,專門就此兩驗作駁。他依據《晉書·禮志》,考明東晉元帝太興年間立過《孝經》鄭氏博士,“劉知幾乃謂魏晉之朝無有此說,至魏齊始立學官,誤矣。然則博士且立,即不用有撮引之證,而劉說自破”,(30)對劉氏第十二驗的駁斥最為無力。對劉氏第十一驗的反駁,清儒多舉《郊特牲》孔疏為證,皮錫瑞則從《孝經注疏》發現新證:“《圣治章》疏曰:‘鄭玄以《祭法》有周人禘嚳之文,遂變郊為祀感生之帝,謂東方青帝靈威仰,周為木德,威仰木帝。以駁之曰:按《爾雅》曰:祭天曰燔柴,祭地曰瘞薶。又曰:禘,年夜祭也。謂五年一年夜祭之名。又《祭法》祖有功,宗有德,皆在宗廟,本非郊配。若依鄭說以帝嚳配祭圜丘,是天之最尊也。……若帝嚳配天,則經應云禘嚳于圜丘以配天,不應云郊祀后稷也。’案:‘以駁之曰’以下,包養網評價是王肅駁鄭之語。肅引《孝經》駁鄭,確是駁《孝經注》。邢疏于下文亦謂是《圣證論》,則‘以駁之曰’上必有脫誤。黃干《儀禮經台灣包養網傳通解續》引《孝經》邢疏‘以駁之曰’上,多‘韋昭所著,亦符此說。唯魏太常王肅獨著論’十七字,文義完足,所據當是善本,今本邢疏乃傳刻訛奪耳。子玄生于唐時,《圣證論》尚在,乃漫紛歧考,且謂魏晉朝賢無引《孝經注》者,王肅豈非魏晉人乎?”(31)他對檢《孝經注短期包養疏》、《儀禮經傳通解續》,斷定王肅《圣證論》確曾攻駁鄭玄《孝經注》,包養意思責斥劉氏信口胡言,立說確鑿難移。
總之,陸澄等提出東晉以前官私記載未明言鄭玄注《孝經》,是從《孝經注》外圍彙集證據,經劉知幾匯成十二驗,看似理據充分,實多疑似之辭,“惜當時皆懾其名學,謂必不誤,都無抵其巇而破之者”(32),司馬貞即針對劉氏“行孔廢鄭”之意,用力指責孔《傳》偽劣,未正面回應對鄭《注》的疑難,竟使十二驗流傳千年。袁鈞、嚴可均、錢侗、侯康、鄭珍、潘任、皮錫瑞、曹元弼等前后相繼,紛紛反駁,多能擊中關鍵。不過書缺有間,各家辯駁中仍難免推測之論,是以若無上文各種內證,僅憑這些外證,難翻千年陳案。
三、補證:清儒對“鄭小同注《孝經》”說的反駁
因《孝經鄭注》歷遭懷疑,王應麟所謂“鄭小同注《孝經》”作為一種異說,得以流傳后世,如明代胡爌《拾遺錄》、清初朱彝尊《經義考》均有引錄,否認鄭玄注《孝經》的清代學者更直接采信,阮福還苦心論證“注《孝經》之鄭氏當是小同無疑”。(33)清儒在考辨《孝經鄭注》作者問題時,一并對“鄭小同注《孝經》”說加以辯駁,為鄭玄注《孝經》作了補證。
嚴可均辨析說:“小同,漢魏間通人,注本幸存,亦宜寶貴,但是舊無此說。《經典敘錄》云‘世所行鄭《注》,相承以為鄭玄’,引晉穆帝集講《孝經》云以鄭玄為主。陸澄所見宋、齊本題鄭玄注,《舊唐志》、《新唐志》稱鄭玄注,未有題鄭小同者也。”(34)他以鄭小同注《孝經》說始自宋代,是以以“舊無此說”及晉、唐間記載加以反駁。顧櫰三也對此種“后儒擬度之辭”作了剖析:“小同所著有《鄭志》十二卷,與玄門生同撰集,又有《禮記》四卷,不言注《孝經》。……后為司馬昭所鴆而逝世,距黃巾之亂相往甚遠,不得云遭黃巾亂避難徐州注《孝經》也。”(35)從鄭小同著作與生平進手,推斷他未注《孝經》,更不成能遭受黃巾之難,論證相當無力。皮錫瑞還另作推斷說:“鄭小同注《孝經》,古無此說。自梁載言以為胤孫所作,王應麟遂傅會以為小同。梁蓋以《孝經鄭氏解》世多疑非康成,故調停其說,以為康成之孫所作;又以序有‘念昔祖先’之語,于小同為合,遂創此論。案:鄭君八世祖崇為漢名臣,祖沖亦明經學……鄭君之祖必有著作,序云‘念昔祖先’,安見非鄭君自念其祖,而必為小同念其祖乎?”(36)他提出鄭玄可自念其祖鄭沖,不用釋作鄭小同懷念其祖鄭玄,實有根本治理之效。潘任則列舉王肅《孝經注》與《孝經鄭注》三處明顯差異,指出:“此皆與鄭《注》相違處,茍為小同注,則肅何須難之?”又據《公羊疏》兩言何休解《孝經》與鄭玄有異,以兩家解《孝經》“資”字為例,指出:“一訓資為取,一訓資為人之行,是鄭與何異義處,如為小同所注,安得云與康成異耶?”(37)他采用消除法,推論《孝經鄭注》作者只能是鄭玄,不成能為鄭小同,理據較為充足。
四、結語:千年疑案有定讞
《孝經鄭注》從東晉到唐初幾度立學,通行于世,人無異辭。陸澄雖認為《孝經鄭注》“不宜列在帝典”,卻不被王儉依從,陸德明雖續加疑辭,仍說“未詳長短”,直到劉知幾設十二驗斷言鄭玄不注《孝經》,“自后論者或疑小同,或疑康成胤孫,甚有據徐彥《疏》證為鄭偁作者,紛紛聚訟,無所適從”。(38)《孝經鄭注》作者之爭延續千年,到清代又有眾多學者繼起論辯,惠棟、錢年夜昕、阮元、阮福等沿襲舊說,不信鄭玄注《孝經》,而袁鈞、陳鱧、嚴可均、錢侗、侯康、鄭珍、潘任、曾樸、皮錫瑞、曹元弼等先后辯駁,尋出《孝經注》必屬鄭玄的種種內證,同時針對劉知幾十二驗一一辯駁,擊中其關鍵,又對鄭小同注《孝經》說予以否認,力翻陳案,為清代鄭學研討增加一道亮麗風景,也為后人深刻觀察清代漢學發展供給一則典範案例。
梁啟超曾把清代考證學稱作一場“繼續的群眾運動”,認為以考據為業的乾嘉正統學派“遠發源于順康之交,直至光宣,而流風余韻,雖替未沫,直可謂與前清朝運相終始”。(39)對《孝經鄭注》的輯佚、疏證及其作者的考辨,始役自清初,年夜盛于乾嘉,畢功于晚清、平易近國,堪稱一次曠日耐久、具體而微的考證學“群眾運動”。幾代學人前后接力,淬厲精進,不僅最年夜水平恢復了《孝經鄭注》的文本,還以確鑿證據維護了鄭玄的著作權。特別是幾位學者針對陸澄、陸德明、孔穎達、包養sd王應麟的疑難,就《孝經注》與鄭玄五經注的異同問題,以各種戰略釋疑解難:先是陳鳣承認鄭玄各經注存在差異,袁鈞另稱《孝經注》與鄭玄五經注“實未見其分歧”,卻未及細究,嚴可均接著論述鄭玄群經之注本來有異,又具體考核《孝經注》與鄭玄各經注“類不類,同分歧”,既求其同(僅一例),又釋其異(鄭玄解經有初定、后定之說),為考辨任務指明了標的目的,此后,侯康、潘任、曾樸更求其同,例證增多,皮錫瑞再進一個步驟,既深求其同(強調鄭玄以禮注經的風格),又盡釋其異(論證鄭玄注經先主今文、后主古文),最后陳鐵凡根據敦煌新資料,“以鄭包養網站證鄭”,盡釋群疑。可見,在為鄭玄注《孝經》作正面辯護的兩百余年間,自陳鳣、袁鈞云程發軔,經嚴可均創建基業,侯康、潘任、曾樸開拓奮進,至皮錫瑞底定年夜局,終由陳鐵凡奏凱樂成,后先相繼,層累遞上,徹底解決經學史上一樁千年公案,從而很是具體地展現出清代漢學持續發展的進程與后出轉勝的成績。
注釋:
①李隆基注、邢昺疏:《孝經注疏》卷首《孝經正義》。
②蕭子顯:《南齊書》卷三十九《陸澄傳》;陸德明:《經典釋文》卷一《敘錄》。
③鄭玄注、孔穎達疏:《禮記注疏》卷十一《王制》。
④王溥:《唐會要》卷七十七,《武英殿聚珍版叢書》本,第7-13頁。
⑤王應麟:《困學紀聞》卷七,《四部叢刊三編》景元本,第18頁。
⑥分別見王鳴盛《尚書后案》卷一、《十七史商議》卷三十五、《蛾術編》卷八與卷五十九。
⑦蕭子顯:《南齊書》卷三十九《陸澄傳》;陸德明:《經典釋文》卷包養dcard一《敘錄》;魏征:《隋書》卷三十二《經籍志》。
⑧王鳴盛撰、迮鶴壽校訂:《蛾術編》卷八,道光二十一年吳江沈氏世楷堂刊本,第12頁。
⑨陳鱧:《集孝經鄭注序》,乾隆四十七年裕德堂刊本,《孝經鄭注》卷首“序”第1頁。
⑩陳惠美點校、蔣秋華校訂:《袁鈞集》卷一,臺北:臺灣“中研院”中國文哲研討所,2013年,第24頁。
(11)嚴可均:《孝經鄭注》,《叢書集成初編》本,卷首“敘”第1-2頁,卷末“后敘”第1-3頁。
(12)包養俱樂部嚴可均:《孝經鄭注》,第7頁。
(13)侯康:《補后漢書藝文志》卷二,光緒十七年廣雅書局刊本,第4頁。
(14)潘任:《孝經鄭注考證》,光緒二十年《虞山潘氏叢書》本,第1-4頁,第9-10頁。
(15)陳鐵凡:《孝經學源流》,臺北:“國立”編譯館,1986年,第153頁。
(16)曾樸:《補后漢書藝文志并考》卷三,《二十五史補編》第二冊,北京:中華書局,1955年,第2496-2498頁。
(17)皮錫瑞:《師伏堂筆記》卷三,平易近國十九年長沙楊氏積微居刊本,第1頁。
(18)皮錫瑞:《孝經鄭注疏》,光緒二十一年師伏堂刊本,卷首“自序”包養網dcard。
(19)皮錫瑞:《孝經鄭注疏》卷上,第24-25頁。
(20)潘任:《孝經鄭注考證》,第1頁。
(21)蔡汝堃:《孝經通考》,上海:商務印書館,1937年,第56-57頁。
(22)陳甜心寶貝包養網鐵凡:《孝經學源流》,第154-159頁;《孝經鄭注校證》,臺北:“國立”編譯館,1987年,“引言”第7頁。
(23)蕭子顯:《南齊書》卷三十九《陸澄傳》;陸德明:《經典釋文》卷一《敘錄》。
(24)劉知幾原文見《唐會要》卷七十七。
(25)鄭珍:《鄭學錄》卷三,同治四年刊本,第12頁。
(26)嚴可均:《孝經鄭注》,卷首“敘”第2頁,卷末“后敘”第1頁;《孝經鄭注考》,《鐵橋漫稿》卷四,道光十八年四錄堂刊本,第16-17頁。
(27)陳惠美點校、蔣秋華校訂:《袁鈞集》卷一,第23頁。按,袁鈞誤將劉知幾說系于邢昺。
(28)錢侗:《重刊孝經鄭注序》,《知缺乏齋叢書》本。
(29)潘任:《孝經鄭注考證》,第1頁,第10頁。
(3)曾樸:《補后漢書藝文志并考》卷三,第2498頁。按,曾樸另謂《南齊書·禮志》有晉泰始七年祠部郎中徐邈議禮徵引鄭玄“郊者,祭天名;天主者,天之別名也”如此,據此反駁劉知幾第十二驗,實有誤。
(31)皮錫瑞:《孝經鄭注疏》卷上,第11頁。
(32)鄭珍:《鄭學錄》卷三,第14頁。
(33)阮福:《孝經義疏補》卷首,道光九年春喜齋刊本,第9-10頁。
(34)嚴可均:《孝經鄭注》,卷首“敘”第2頁。
(35)顧櫰包養故事三:《補后漢書藝文志》卷二,《二十五史補編》第二冊,第2158頁。
(36)皮錫瑞:《孝經鄭注疏》卷上,第包養感情1-2頁。
(37)潘任:《孝經鄭注考證》,第6頁,第9頁。
(38)曾樸:《補后漢書藝文志并考》卷三,《二十五史補編》第二冊,第2496頁。
(39)梁啟超:《清代學術概論》,北京:國民出書社,2008年,第1頁,第46頁。
(40)虞淳熙:《孝經跋》,呂維祺《孝經年夜全》卷二十二《表章通考》,《續修四庫全書》本。
(41)曹元弼:《孝經學》,《續修四庫全書》本。
(42)方宗誠:《柏堂集后編》卷五《呂忠節公孝經本義跋》,清光緒8年(1882)刻本。
責任編輯:姚遠
發佈留言